海牛云新闻中心,为您提供移动互联网新闻动态,移动互联网解决方案,APP定制方案,物联网定制方案

海牛科技 海牛云 > 资讯中心 > 正文

产业互联网浪潮来袭,互联网+教育机会何在?

发布者:海牛科技

2019/3/19 13:52:48

2018年下半年,“产业互联网”的概念很火。互联网巨头们,都开始强调ToB服务了。除了一直在深耕ToB的阿里巴巴;腾讯启动战略升级,开始拥抱产业互联网;紧接着,美团也开展了上市以来的第一次组织架构调整,加大对供应链和ToB服务的投资;不久前的2018百度教育盛典上,百度更是直接宣称:百度教育,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教育SaaS服务平台。ToB类创业公司,更是层出不穷。一时之间,“产业互联网”和“ToB”都变得炙手可热。


最近在看阿里巴巴集团前总参谋长曾鸣教授的新书:《智能商业》,发现曾教授虽然用的是“智能商业”这个名词,但本质上就是在揭示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规律。作为2010年就开始在“互联网+教育”方向上探索的创业者,今天,借《智能商业》的一些思考框架,来聊聊对“互联网+教育”的一些判断和其中可能的创业机会。


一、产业互联网的本质,是借助互联网对供给端的重构


纵观中国互联网2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就是各个产业逐步互联网化的过程:


新浪门户、百度搜索、今日头条,逐步完成“传媒”产业的互联网化;


腾讯QQ、微信、游戏,逐步完成“通信和娱乐”产业的互联网化;


淘宝、京东、拼多多,逐步完成“零售”产业的互联网化;


滴滴、美团、饿了么,逐步完成“出行、餐饮等生活服务”产业的互联网化。


然而,无论有没有互联网,上述产业需求端(C端)的核心需求都没变,人们都是要获取资讯、通信交流、娱乐、购物、出行、吃饭……真正变化的是被互联网重构的供给端(B端)。这种互联网对供给端的重构,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在线化:赋能B更低成本地“联网”,连接上C


智能化:赋能B更直接地和C“互动”,获得反馈并智能迭代


网络化:赋能B更低成本地借力“网络”开展协同,完成服务


以“淘宝”为例,来看下互联网对零售供给端的重构是如何发生的。卖家通过淘宝平台,可以低门槛地开设网店,获得买家光顾(在线化);可以通过旺旺交流、订单销量及宝贝评价等,及时获得买家反馈,以优化产品和服务(逐步智能化);其他经营所需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货源、快递、装修、推广、资金等,都可以从淘宝的卖家服务市场,较为轻松地获取到(网络化)。而传统的线下卖家,经营链路里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他自己去费心费力地搞定,且成本可能远高于淘宝卖家服务的协同网络。即使曾经有些淘宝卖家,为了更强的独立性而尝试“出淘”自己开设B2C商城,最终也因为缺乏“协同网络”的支撑,难以为继。


因为网络化,行业平台为小B赋能,小B和大B的差距逐渐缩小,原来大B才能调动的资源,小B借助协同网络也可以调动了。


二、互联网+教育,未来10年,可能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


了解了产业互联网的本质,我们再来看看“互联网+教育”。曾教授说“看十年,做一年”。那我们来看看,在产业互联网的浪潮下,“互联网+教育”的未来10年,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判断1:两大需求,此起彼伏


随着居民收入提高,在教育上的投入会进一步加大,所以,整体来看,教育需求会“稳步上涨”,但为何说“此起彼伏”呢?咱们进一步将教育需求,拆分开看,主要有2类基本需求:应试类、素质类。


应试类:主要是要掌握知识,提高分数,以完成升学或考证;


素质类,主要是学会方法,提高能力,将来能拥抱变化,做更有创造力的事情。


过去几十年,国内的教育需求,主要还是以“升学”为导向,以“应试提分”为主;而未来十年,随着人工智能的逐步成熟,大量重复性,逻辑性的工作,都会逐步被机器取代,自然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需求,会不再强求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而更追求态度和能力的培养,相应地教育需求会更往“素质”倾斜,出现“素质起”而“应试伏”的趋势。这个趋势,从校宝服务的全国各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占比的变化趋势也已得到了初步的验证。


判断2:三浪叠加,齐头并进


“三浪叠加”是曾教授发现的中国产业互联网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因为中国大多数产业,未经历像发达国家那样线下充分的发展,就快速迎来了互联网时代。产业底子薄,变化快,周期短,所以在同一个时间点下,往往会有3种模式同时存在,曾教授将其分别命名为1.0,2.0,3.0。


同样以“零售”为例,回溯10年前至2008年,淘宝全年零售总额达到了999亿,而国美、苏宁、百联各自的年零售总额都刚刚超过了1,000亿,依然如日中天。那个时候,把传统零售小店看做是1.0的话;国美、苏宁、百联等零售超市是2.0,淘宝作为互联网平台是3.0,三浪叠加,齐头并进。不过10年后的现在来看,2.0的零售超市对3.0的淘宝平台已经是望尘莫及了。


再回到“教育”行业,未来10年,也可能会出现如下的“三浪叠加”:


互联网+教育1.0阶段:服务持续升级的传统教育机构。


传统教育机构,也会随着人们消费升级的需要,不断地改善硬件,提高师资等,但因为核心业务依然纯线下开展,依然是个传统的教育机构。这类机构目前还是大头,但10年后,占比会大幅下降。


互联网+教育2.0阶段:核心业务“在线化”的教育机构。


核心业务“在线化”的教育机构,这类机构核心业务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互联网化,比如:在线报名和缴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线学情反馈和互动等。目前,学而思正在这个阶段努力前进。很多在线教育机构,天生就处于这个阶段。10年后,绝大多数的教育机构,都逐步完成了核心业务“在线化”,会集中在这个阶段。并且,“应试类”的教育机构,因为教学内容相对标准化,品牌效应更强,市场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素质类”的教育机构,因为主要靠老师“言传身教”和“服务互动”,会更多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互联网+教育3.0阶段:演化出“网络协同”的教育服务平台。


因为教育机构供给端,目前还存在很强的长尾效应。未来10年,“应试类”教育机构集中度虽然会上升,但“素质类”教育机构依然会存在很强的长尾效应,所以大概率会出现类似淘宝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利用数据智能和网络协同,对整个教育服务产业进行重构。目前,好未来+最近推出ToB开放平台、美团学习培训平台、校宝在线,都有机会往这个方向演化。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网络,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间亦无必然联系,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2、涉及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3、本文章内容如无意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0510-66816818。